【必备】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6篇
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,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,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。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?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,欢迎阅读与收藏。
小学语文教案 篇1[教学目标]
1、用钢笔描红。
2、看图认识部首。
3、词语搭配。
4、读句子,再分别照样子写句子。
5、熟记12个成语。
6、读背三句名言。
7、推荐一本好书。
8、学写笔笔字。
[教学重点难点]
[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] 准备推荐的书
[主要板书计划]
推荐原因
推荐一本好书谈感受体会
[作业设计、安排]
[课内] 习题二~五。
[课外] 练习册
[教学过程]
第一课时
教学目标:
2、用钢笔描红。
2、看图认识部首。
3、词语搭配。
一、教学第一题。
1、指导。
(1)认读这段话。
(2)用手指在桌上写,体会书写方法。(3)观察书中的语段是如何做到书写整齐的。
2、练习。
3、反馈。
二、教学第二题
1、审题
2、指导
(1)让学生看最左边的四幅图,分别说说它们是什么。
(2)再让学生观察中间一竖行的古文字分别和相对应的图形有什么关系。
(3)比较每组的古文字和部首,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。
(4)说一说图形、古文字、部首三者之间的联系。
3、练习。
4、课堂作业。
三、教学第三题
(1)审题
(2)指导
A用小黑板出示上面两行词语
B指名认读
C口头将括号里能与前面搭配的词语找出来。
D组织讨论:为什么能搭配?
E你是用什么方法来确定的?
F方法:一搭、二读、三选。
3、练习
(1)后面四小题让学生用上面的方法自己练习选择。
(2)根据自练情况,教师进行针对性辅导。
第二课时
教学目标:
4、读句子,再分别照样子写句子。
5、熟记12个成语。
6、读背三句名言。
一、教学第四题
1、审题
2、指导
(1)出示文中的两句话。
(2)指读两句话。
(3)说说“捧、贴、迈、踏”这几个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。
(4)同一组的两个动作顺序能否调换?
(5)“捧”和“贴”是一个人的举动吗?这两个动作之间有间隔吗?“迈”和“踏”呢?
(6):像这样具有两个连续动作的句子叫连动词。
3、练习
(1)引导学生上台做出两个连续的动作,要求其他学生仔细观察,酝酿用词。
(2)根据台上同学的表演写出连动词。
4、反馈
二、教学第五题
1、审题
2、指导
(1)自由读成语。
(2)理解成语的意思,大体说出成语的意思即可。
(3)仔细想想,每一横行的两个成语在意思上有什么关系?
3、练习
4、反馈
(1)指名读
(2)指背。
(3)齐背。
教后感:
教学时让学生读准字音,弄清大体意思,看成语间的联系,最后反复诵读、熟记。这里还可以组织一个“成语速记比赛”。增加他们的词汇量。
三、教学第六题
1、审题
2、指导
(1)自读三句名言。
(2)指名试读
(3)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进行范读和领读。
(4)分别讲解三句名言的意思。
3、练习。
(1)自由读
(2)指名读,也可开火车读
(3)练习背诵
3、反馈
第三课时
教学目标:
通过推荐一本好书,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,提高认识能力.
一、审题
1指名读题目要求
2说说这次的要求是什么?
(考虑自己最喜欢的书是什么,想想为什么喜欢,说出喜欢的原因)
二指导
1同学们一定喜欢看书,说一说你最喜欢的书是哪一本?
2你为什么喜欢它?(和同桌互说)
3指名说一说
4让学生根据要求列好提纲
我最喜欢的一本书< >
原因:
我的感受,体会:
三练习
1学生列提纲
2让学生按提纲的内容准备说一段连贯的话
3指名说说,其他学生随时提问,让他解答.补充
4
小学语文教案 篇2教学要求:
1、学会a o e 三个韵母,能读准音,认清形,正确书写。
2、指导单韵母有四个声调,认识声调符号,能直接读出带调 a o e 的音。
认识书写汉语拼音的四线格,正确掌握 a o e 的笔顺,正确使用四线格。
教学重点:
1、读准a o e三个单韵母的音。
2、认清 a o e三个单韵母的形。
教学难点:掌握o e 的发音,学会a o e的四声,并能读出带调韵母的音,尤其要读准第二声和第三声。
教学用具: 字母卡片、投影
课时安排:两课时。
第一课时
一、导课。
老师写“靶”,你们认识这个字吗?老师再写拼音“bǎ”,谁知道这个字怎样读?你们看,汉语拼音的用处大不大呀?他不仅可以帮我们识字,还可以帮助我们学好普通话,帮助我们查字典,打电脑。你们愿意学习汉语拼音吗?
今天,老师就带小朋友到拼音王国去旅游。拼音王国里有三个家庭:单韵母 复韵母 声母。单韵母家有6个孩子。现在,咱们就到他家去参观一下,看看你们认识了他们中的哪几个?
二、认识课题。
1、左上角有4个字,谁认识?
2、今天咱们就学习汉语拼音的第1课。
三、指导看图,学习单韵母a。
1、图上都画了什么?用“图上有…..、…..、和…”说话
2、图上的小女孩在干什么?他是怎样发声的?
3、出示卡片,读音 ……此处隐藏3611个字……p>
课时安排:
2课时
教学过程:
第一课时
一、谈话激趣,导入新课
1.同学们,我国有很多传统的节日,你们都知道哪些?
2.每一个节日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。今天,就让我们来学习第30课《端午节的由来》,看看端午节背后有什么样感人的故事。
3.板书课题,齐读课题。
二、初读课文,整体感知
1.教师提出学习要求。
(1)自读课文,画出生字和新词。
(2)默读课文,思考: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?
2.学生根据学习要求自读。
三、集体反馈,掌握生字
1.出示生字词语,指名读。(展示课件第二屏)
佩戴措施传颂尸体习俗疏远
诬陷爱戴粽子屋檐辅佐驾着
2.教师根据学生认读的情况,进行强调。
字音:“措、颂、俗”是平舌音,“尸、疏”是翘舌音。
字形:“施”的右半边不要写成“也”。“疏”的左半边最后一笔是提,右半边第四笔的点不要漏掉。
3.齐读词语。
4.理解词语的意思。
爱戴:衷心敬爱与拥护,多用于对长辈。
诬陷:诬告陷害。
谗言:陷害人的坏话。
5.指名反馈: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?
(课文主要讲了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由来,是为了纪念忧国忧民、愤然跳江的屈原,人们纷纷把食物投入江中,保护屈原的尸体不受水族侵害。后来,人们在每年的五月初五都往水中投粽子,一直流传到现在。)
四、再读课文,理清脉络
1.默读课文,试着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意。
2.组内交流。
3.代表反馈。
第一段(第1、2自然段):介绍端午节的日期和习俗。
第二段(第3—6自然段):具体介绍端午节的由来。
第三段(第7自然段):至今人们仍保留在端午节那天吃粽子、赛龙舟的习俗。
4.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四、课堂小结
课文主要介绍了端午节的由来,文章把人们纪念屈原的活动记录得十分详细。下节课,我们再继续学习课文,感受屈原那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。
五、板书设计
30 端午节的由来
吃粽子 赛龙舟
(纪念屈原)
第二课时
一、复习导入,揭题
1.上节课,我们初读了课文,谁能简要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?
2.课文分为几部分?每部分都讲了什么?
3.这节课,我们继续学习课文,深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。
二、学习第一、三部分
1.根据课文内容填空。(展示课件第三屏)
(1)农历()月()日是端午节,端午节的习俗有()、()、()、()等。
(2)端午节是为了纪念()国的()。端午节已有()年的历史。
2.学生自由读后和同桌讨论。
3.指名答。
4.齐读。
三、学习课文第二部分
(一)学习第三自然段。
1.屈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?值得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怀念?
指名读本段,其余同学边听边用笔画出介绍屈原的有关语句。
指名答。(著名的诗人、有名望的官员、忠诚爱国、很有才干……)
2.就是这样一个爱国、有才干、深受百姓爱戴的人,却却受到了朝廷中有些权贵的诬陷和楚王的疏远,这又是为什么呢?谁能在文中快速找出来。
指名答。(因为他们对屈原提出的改革措施非常不满,这些措施触犯了他们的利益。)
3.权贵们是怎样对待屈原的?
指名答。(他们想方设法诬陷屈原,无中生有地在楚王面前说他的坏话。)
4.结合课文内容,说说什么叫“想方设法”“无中生有”?
想方设法:开动脑筋,思索解决问题的办法。
无中生有:指没有事实依据而凭空捏造。
5.昏庸的楚王听信了谗言,把屈原流放到南方,即使如此,屈原依然热爱祖国,写下了许多广为传颂的诗歌。
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屈原诗歌,读一读。
(1)长太息以掩泣兮,哀民生之多艰。(我擦拭着辛酸的眼泪,声声长叹,哀叹人民的生活充满了艰辛。)
(2)身既死兮神以灵,子魂魄兮为鬼雄。(即使是身死,壮士们的灵魂也还在继续战斗着,那魂魄依然可以在鬼魅的世界中称雄。)
指名读;齐读。
(二)学习第四自然段。
1.这样一位忧国忧民的大诗人为什么要跳江?
默读本段,找出原因。
指名读。(楚国灭亡,屈原万分悲愤)
什么叫“万分悲愤”?(悲伤愤怒到了极点。)
2.出示文中插图,问:屈原在江边伫立,万分悲愤,他的心中在想些什么?
指名答。(国家的灭亡,百姓的苦难、自己报国无门)
3.指导感情朗读本段。
4.从屈原身上你学到了什么?
指名答。(热爱祖国、不畏权贵、坚持正义、不怕艰难险阻、不怕迫害、不屈不挠斗争------)
(三)学习第五、六自然段。
1.屈原投江后,当时的百姓是怎么做的?后来,人们又是怎么做的呢?
2.小组交流后派代表答。
3.比较句子。(展示课件第四屏)
指名答。(“像潮水一样”说明百姓都十分爱戴屈原,来救他的人很多。)(“想啊,想啊”“终于”说明大家动了很多脑筋,想了很多办法,最后才找到了一个好办法。)
4.驾小船、投粽子这些活动,流传到今天,逐渐演变成了吃粽子和赛龙舟等习俗,表达了人们对屈原的深深怀念。
展示搜集到的屈原诗歌并进行交流,通过诗歌中流露出的忧国忧民情怀,可以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屈原的爱国精神。
文中的插图表现的是屈原大义凛然地站在江边的情景。指导学生观察插图,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屈原在楚国灭亡后万分悲愤的心情,为理解屈原的投江做了铺垫。
比较句子环节,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如何把句子写得生动、感人。
复述课文,既加深了学生
四、复述课文
1.看板书,在学习小组内复述。
2.指名复述。
五、拓展延伸
每一个民族都有其民族的传统节日,它是一个民族悠久文化的凝结,是维系着一个民族凝聚力的巨大精神力量。我国都有哪些传统节日呢?在这些节日里有什么风俗?
指名答。
六、课堂小结
作为华夏子孙的一员,让我们缅怀先辈,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,把民族精神延续和继承下去!
七、板书设计
30 端午节的由来
屈原 忠诚 爱国 不畏权贵 关爱百姓
百姓 十分爱戴 万分悲痛 深深怀念
民族精神,代代相传!
对课文内容的理解,又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。